只准扫码点餐,谁为隐患买单,相关部门和消费者组织进行监督
餐厅点餐、购物,停车缴费……如今扫码点菜、消费已经非常普遍,但商家一些行为已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和过度搜集个人信息。近日广州日报记者多番走访发现,扫码点餐似乎已成了不少餐厅的“标配”,其中不少要求搜集微信头像、手机号、位置等信息,还有的只提供线上点餐。 扫码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已引起相关部门和消费者组织重视。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表示,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工作,消费者可将遇到的此类问题向中消协反映。 对此,广州市律师协会餐旅会展委委员、广东金桥百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淮指出,只能线上点餐的做法已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同时线上点餐时消费者也要留意是否存在被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行为。 陈淮指出,对于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有着明确的规定,但商家基于追求利益的冲动,选择漠视相关法律法规,甚至让一些违法违规行为成为“常态”,这需要相关部门和消费者组织进行监督。 对于消费者而言,扫码消费中遇到问题可以怎么做呢?陈淮认为:“消费者要勇于拒绝,因为只有拒绝了,商家才会提供第二个选择。”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颖思、刘春林 餐饮店只提供线上点餐:“从开业以来就是这样的” “你好,请扫码点餐。”记者在天河、海珠等多个商城走访发现,扫码点餐似乎已成了不少餐厅的“标配”。在客村丽影广场和珠影星光城内,记者随机走进几家餐厅,发现餐桌上几乎都贴着二维码。记者选择一家坐下,问能否通过餐牌下单,该店服务员回应,“扫码点餐的菜品种类更齐全,新品都在小程序上。不过也可以用纸质菜单点餐”。随即,服务员便拿来纸质单。 有的餐厅则提示点餐以小程序为准。比如海珠区合生广场的大师兄门店每桌都配有纸质菜单,不过纸质菜单上提示,“所有菜品以点餐小程序为准。” 记者发现,大部分餐厅已从过去要求扫二维码改为扫葵花码到小程序下单。但仍有的餐厅要求用户授权提供微信头像、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只有消费者提出拿餐牌点菜时,服务员才提供餐牌。 有的餐饮门店甚至只提供线上点餐一种选择。在位于天河的一家瑞幸咖啡门店,店铺内没有任何点餐牌,记者问店员要点餐牌时,店员就表示要扫码点餐,“我们都是线上点餐,从开业以来就是这样的。” 记者扫码后,首先弹出一则“温馨提示”,表示小程序会开启位置权限,同时提供给了用户协议、支付协议、隐私权政策的条款供浏览。如果点击“不同意”,则无法再继续。记者点击“同意”后,微信弹出“瑞幸咖啡申请获取你的位置信息的提示”,不过拒绝后仍可通过搜索获取门店位置。点击支付时,显眼处提示手机号登录成为会员可以享受更多权益,不过小程序同时提供“暂不注册会员”的选项,点击后能够正常支付。记者在另一家瑞幸咖啡门店,同样被告知只能线上点餐。 停车场频诱导注册会员 不注册会员 缴费不容易 在停车场走访时,记者发现不少商城停车场优先推广“注册会员享受停车优惠”,从商城到停车场一路都贴着扫码注册会员、享受停车优惠的海报。直到停车场出口,才提供不用注册会员的扫码支付或出示二维码支付、现金支付的模式。 在正佳广场停车场,灯箱广告贴着“微信扫码 缴停车费”的海报,旁边是一个葵花码。记者扫码进入“正佳会员”小程序后,在停车缴费界面输入车牌号之后,提示“请完善个人信息”,随后跳转到登录/注册会员界面,里面只有一个“登录/注册会员”按钮,点击后弹出申请获取位置信息,点击授权后,才有“完善个人信息”和“暂不完善”两个按键,而且后者字体要比前者要小得多,点击“暂不完善”后,才能进行非会员缴费。 在停车场出口,显眼位置显示的二维码同样指引到该小程序,记者仔细观察才发现右下角可扫付款码支付。 日常消费场景经常要求用户授权个人信息 现象一: 餐厅要求授权微信头像、手机号等个人信息 在线上点餐时,一些餐厅要求授权微信头像、手机号等信息。在珠影星光城里的“撚手食堂”餐厅,记者拿出手机扫码点餐后,小程序弹出页面,显示“获取你的昵称、头像”,若选择拒绝后则页面提示“为避免影响点餐的正常使用建议允许授权”。此外,该小程序还会自动弹出“申请获取并验证你的手机号码”,不过拒绝后仍可以点餐。 现象二: 停车费优惠要求用户授权6项个人权限 在天河的优托邦时光商城,在停车场出口处可以直接扫码支付停车费。但商城外广告指引下载APP注册会员能享受停车费优惠。记者扫码下载APP后,提示申请6个权限,包括无线/移动网络、位置、相机、相册、设备信息、消息通知,而且只有“马上开启”选项。在停车缴费模块,也提示登录后才能进行下一步。 律师:消费者可录屏取证 陈淮指出,如果消费者当时不得不按商家要求关注公众号或者提供与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建议消费者对整个过程录屏取证,事后向相关部门或消委会反映。日后若个人信息泄露了,也可以成为维权的证据。 中消协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监督 记者留意到,针对扫码消费中存在的问题,中国消费者协会已有所行动。日前,中消协表示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工作,消费者可将遇到的此类问题通过电子邮件(ccaxfjd@cca.org.cn)方式反映。中消协将委托专业维权志愿者对线索进行汇总、分析、整理,并视情节采取提示警示、约谈劝喻、支持消费者诉讼、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等方式,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消协指出,经营者将关注公众号或使用手机APP、小程序作为消费者行使权利或享受服务的前提,并在此过程中获取与服务无关的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已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有权拒绝和举报。多地消协组织也就“扫码强制关注使用”发声,呼吁商场、餐厅、停车场等商家在扫码缴费过程中不强制消费者关注商家公众号、不过度索取消费者个人信息。 收集个人信息遵循四原则: 合法、正当、必要、诚信 陈淮指出,线下点餐时餐厅要求客人必须关注其公众号,或者顾客必须同意其收集个人信息的条款、默认勾选同意才能点餐,那么这个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且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商家现场消费只允许线上点餐,同样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缺一不可。”陈淮指出,如果商家以关注公众号、小程序作为点餐或其他消费的必要条件,那么就违反了正当原则。此外,还要看扫码点餐、支付时,商家收集的个人信息是否必要。“比如点餐,要收集消费者的手机号码、好友关系,甚至阅读之前的点餐记录,还有获取消费者的位置信息,这些信息跟这次用餐服务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就属于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此外,商家还要准确地公示收集的信息的用途,以及使用的第三方,让消费者清楚知道这些个人信息用于何方、被谁所用,而不是笼统地在用户协议或隐私权协议用格式条款来说明。“用户协议中涉及个人信息主体权益的重要条款,必须以显著方式、清晰易懂的语言真实、准确、完整地告知。”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