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关注 > 法治 > 正文

严打串通投标,最高法、国家发改委发布典型案例

来源:新华网 编辑:admin 时间:2025-05-19
导读: 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展改革委19日联合发布6件依法惩治串通投标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涵盖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土地承包等多个经济领域,为有效惩处犯罪、维护市场秩序提供指引。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记者冯家顺、罗沙)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展改革委19日联合发布6件依法惩治串通投标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涵盖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土地承包等多个经济领域,为有效惩处犯罪、维护市场秩序提供指引。

  据介绍,当前串通投标犯罪案件呈现出犯罪主体多元化、犯罪手段隐蔽化、犯罪链条组织化的新特点和新动向。招投标活动涉及领域广泛、环节众多,串通投标行为在多个领域和环节渗透,严重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在具体方式上,包括招标方在拟定招标方案时与投标方内外勾结,招标代理机构居中牵线,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围标陪标等多种类型。

  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出现了多种新型犯罪手法:招标方为意向投标人量身定做招标参数,表面合法,实则暗箱操作;招标代理机构通过不正当手段控制评标专家评分账户,虚假评分等。

  一起案例中,山东青岛某公司负责招标的工作人员张某为使投标人武某竞得项目,指使其他评委给武某联系的围标公司打高分,并亲自“协调”有不同意见的评委交出评分账户账号及密码,使武某联系的围标公司最终中标。人民法院以串通投标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八个月。

  据悉,人民法院在依法惩治串通投标犯罪的过程中,突出从严惩处的总基调,通过判处罚金、追缴违法所得等手段“打财断血”,彻底铲除犯罪分子的利益链条。同时用好司法建议,深化协同治理,形成预防和打击串通投标犯罪的工作合力,推动实现“办理一案、预警一域、规范一行”。


责任编辑:admin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10-2020 环球新闻传媒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3004180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