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 > 访谈 > 正文

不平凡的人物 9年前,钟南山为袁隆平体检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陆六六 时间:2020-04-25
导读:在钟南山院士与袁隆平老先生同台的视频中,钟老称袁隆平院士为“大哥”。这是两位国家脊梁间的惺惺相惜,同时也展现了前者对于后者的一份尊敬。英雄惜英雄,就如同在对抗新冠病毒“战疫”中逆行的钟南山院士一样,多年前,袁隆平老先生也曾打响过一场战役。

 

  在钟南山院士与袁隆平老先生同台的视频中,钟老称袁隆平院士为“大哥”。这是两位国家脊梁间的惺惺相惜,同时也展现了前者对于后者的一份尊敬。英雄惜英雄,就如同在对抗新冠病毒“战疫”中逆行的钟南山院士一样,多年前,袁隆平老先生也曾打响过一场战役。一场关乎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温饱的“粮食战役”。

  最近,一则钟南山院士与袁隆平老先生在2011年,共同参加某颁奖典礼的罕见同台视频,引起了众人的热烈讨论:“一个管我们健康,一个管我们温饱,这是名副其实的「医食无忧」组合。”舞台上,钟南山院士说:“我叫他隆平大哥,他只比我大几岁。我今天早上特别检查了他的身体状况,他的身体特别好。但是唯一有一点,以后别再抽烟了。”2011年,袁隆平院士与钟南山院士在某颁奖典礼上罕见同台那一年,袁隆平81岁,钟南山75岁。作为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钟老与袁老的同框实属难得,而钟南山对袁隆平老先生的这一份“戒烟”关心,让这一次珍贵的同台,变得更加温暖。根据袁老自己的回忆,他大概是“从共和国成立前一个月开始抽烟”的。在听取了钟南山院士的建议之后,老人家终于在2012年前后成功戒烟。从1949年开始吸烟,袁老的烟龄有整整63年。而有些巧合的是,他在拿起香烟的那一年,也正是他决心走进农业领域的时刻。

  时至今日,北京协和医院之内还保留着一份特殊的出生证明。经过岁月的洗涤,白纸俨然泛黄,但在表格中“出生日期”和“新生儿姓名”一栏,人们仍能清晰地看到一行手写文字:1930年9月7日,袁小孩。这是袁隆平在这世界留下的第一个“记号”——一串匆匆写下的日期,一个父母暂时“将就”起下的名字。

  被保存完好的袁隆平的出生证明男孩的到来对这个拥有三个儿子的家庭来讲并不特别,他的降临不符合任何一种伟人故事的开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为了躲避战乱,袁隆平随着家人辗转于中国的各个城市。从北平到湖北,再到湖南和重庆,炮火与漂泊成了交织在他童年的灰色记忆。吃饱、活着,是彼时最重要的事情。

  “九·一八事变”时的日本人袁隆平上小学时,正值日寇铁蹄疯狂践踏华夏大地。当时,袁家正在南方定居,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家庭”,袁父袁母深知读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所以即便外面已是炮火连天,他们还是选择将家中的三个孩子送进学校。长辈望子成龙,可袁隆平却对读书提不起太多的兴趣。他喜欢运动,尤其爱好游泳。自己逃课出去游不算,还要拉上年幼的弟弟。在兵荒马乱的时代里,袁隆平的这项爱好被长辈视为“要玩不要命”,因此,每次被父亲发现自己“拐带”弟弟去游泳时,他都免不了一顿胖揍。

  少年时代的袁隆平(左)袁隆平爱好自由,所以每次碰到春游、秋游这种事情,他都显得格外积极。有一次,学校组织师生去园艺场参观,别的孩子都觉得无聊,唯独袁隆平格外沉醉其中:“我站在院子里,看到葡萄一串一串的,挂在藤上,还有桃子都红红的,很漂亮。我想,学农真好。”偶尔看到的艳丽庄园成了袁隆平颠沛流离生活中难得的美丽回忆,他开始构建自己的“田园梦”,转眼就来到了高考的档口。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代的洪流卷着一切大踏步向前,而袁隆平也在此时如愿走进了西南农学院,成为了建国后第一批大学生,正式开始与农业打起交道。

  西南农学院旧照在什么都刚刚起步的年代里,“上大学”算得上是当时最有趣的事情之一。在学校,袁隆平加入了游泳队,闲暇时也打打排球,眼下的生活比想象中的更快乐,他甚至不去计划将来。大二那年,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当地组织大学生参军。在经过多项体检与审查之后,袁隆平成了一名“准空军飞行学员”,在当时,这项考核的通过率还不足1%。那一年夏天,西南农学院为即将入伍的同学举行了“欢送会”,众人唱着跳着欢呼着,可仅仅是一夜之后,这些却都成了“历史”——前线来报,战争已缓和,所有通过筛选但还未入伍的大学生,不再去前线。前一秒还近在咫尺的“空军蓝天梦”瞬间化为乌有,众人沮丧至极,袁隆平倒显得坦然。好男儿志在四方,当兵不是人生唯一的选择。

  袁隆平(后排居中)读大学期间拟招为空军飞行员,同学欢送时合影这边参军的事情刚刚结束,那边又传来了国家游泳队要来选运动员的消息。袁隆平挺兴奋,一路小跑着去报了名。对于运动的热爱一股脑冲到了脑瓜顶,为了表达喜悦,他约着同学胡吃海塞了一顿,结果第二天就拉了肚子。在“成绩排名前三便可进入国家队”的要求下,这位曾经拿下汉口赛区男子百米自由泳冠军奖杯的男孩,最终取得了第四名,为国效力的梦想再次碎了一地。

  两次追梦无果,袁隆平有些沮丧。坐在操场边上,他为自己偷偷点了一支烟。烟圈接连吐出,他也有了些许释然。参军、做运动员都失败又怎样?儿时的“田园梦”总归还是完好无损的,不是吗?

  1953年8月,袁隆平毕业。服从国家统一分配,他被送到了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农校地处偏远山村,袁隆平要先坐火车,再坐汽车,最终借着马车折腾了整整4天,才到达目的地。在那里,袁隆平教过语数外,讲过政史地,偶尔充当一下体育老师,人员极度紧缺时,他甚至还要当几天俄语老师。坐标深山,日子单调,工作之外,袁隆平唯一的乐趣,就是拉奏小提琴。悠扬的琴声碰撞于山谷,传出阵阵回响。漫长时间里,这些都是他活过、奋斗过、生活过的证明。

  在农校做老师时,袁隆平遇到了自己的初恋。那时他和同校的化学老师情投意合,谈了整整3年的恋爱。待到谈婚论嫁时,女方却反悔了。也许是在意袁隆平“家庭成分不好”,也许只是不想在深山辛苦一生,总之,最后女老师选择了一位“工作体面”、“颇有人脉”的大学老师作为丈夫。领证的前一夜,女老师曾到宿舍楼下等过袁隆平。可袁隆平却因领导的一句“出去散散心”而跑到了校外看电影。那个夏夜,女子紧紧攥着衣角站在男生宿舍楼下等了几个小时,男子坐在人群里望着大屏幕郁闷了半宿,他们相隔不远,却已是咫尺天涯。近半个世纪之后,二人也曾在机缘巧合下见过一面,那时女老师对着袁隆平说:“如果那一晚我等到你,可能一切就会变得不一样了。”

  大学时代的袁隆平年少的爱恋总与遗憾相关,那些没来得及说出口的告白与挽留,最后都被写成“有缘无分”的结尾。与女老师分手后的3年,袁隆平始终在“等待”中度过。当时,前者已经跟着夫家离开了农校,后者则还在与乏味的日子较劲。“我当时很天真,想等她离婚,这样说不定我们还能在一起。后来她写信告诉我她有了小孩,我便不再等了。”

  青年时代的袁隆平决心与初恋女友告别时,袁隆平已过而立之年。业没成,家未立,他满心郁闷,只能靠着一根根香烟缓解满心郁闷。日子毫无进展地过,某天一位热心肠的同事忽然张罗着要为“大龄剩男”袁隆平介绍对象。未等当事人答复,同事就将女孩拉到了袁隆平面前,后者仔细一看,来的人竟然是自己的学生,邓哲(则)。开始时二人都有些尴尬,可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倒也不那么在意了。有一次,袁隆平在屋子里洗脸,盆底漏了一个洞都浑然不知,最后脸还没洗完,水倒是先漏了个精光。那一刻,女友觉得好笑又心疼,她说:“袁先生,真的需要一个人去照顾。”

  袁隆平与夫人在实验室相恋仅一个月后,二人成婚了。没办酒席、没有彩礼,新娘也只是穿了一件大红色的比赛球衣当做“嫁衣”。那个初春,他们仅用几斤喜糖办了一场简陋的婚礼,不浪漫、不隆重、甚至算不上体面,可邓女士还是说:“袁先生这个老公,我找对了。”

  袁隆平(第二排右)与夫人(第二排左)婚后,原本内向、腼腆、见到女孩子都要绕着走的袁隆平忽然变得“浪漫”起来:他会半夜11点带着爱人去小河游泳、赏月,临行前还特意在怀里揣把剪刀,这样如果爱人被水下的渔网勾住脚,他便能第一时间将它们剪开,救出爱人;刚刚搬进新房时,他为了方便爱人洗漱,托人买来了“时髦”的煤气热水器。每次夫人在淋浴时,他隔几分钟就会喊一次妻子的名字,以防对方煤气中毒。

  袁隆平与夫人“袁先生”细心,“邓小姐”也格外贤惠。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她总能把家中打理的井井有条。照顾老人、教育儿女、烧饭做菜……在袁隆平一心扑在杂交水稻研究项目上的时候,为了不让丈夫分心,妻子一人扛起了家里的大小事物。期间,二人甚至还有过近20年的异地分居生活,可对此,袁隆平夫人却毫无抱怨。作为妻子,她太了解爱人的坚守与不易,比起那些形式上的长相厮守与卿卿我我,她更在意的,是“袁先生”是否真的开心。

  袁隆平与夫人闲暇时合奏袁隆平收获了最合适自己的幸福,他说:“一个丈夫,如同一片树叶,无论它怎样张扬,怎样由绿变红、变黄,到末了,还是要落到自己妻子身边。”

  生活之外,在研究“杂交水稻”的道路上,夫人依旧给了袁隆平十足的底气。“文革”时期,袁隆平险被送进“牛棚”批斗。闻讯,从前与他交好的人唯恐避之不及,唯独妻子始终与他并肩:“大不了跟你一起种田当农民,你照样可以搞你的杂交水稻。”爱人的鼓励,给了袁隆平无限的勇气。

  袁隆平与水稻研究的渊源,始于一个极为特殊的年代。上世纪50年代末,因旱涝等自然灾害频发,我国经历了全国范围内的饥荒。当时,袁隆平还在农校做老师,带着学生们研究红薯的种植与培育。冬日里他们70、80个人挤在四处漏风的木屋里,就连能够生火的木头都不找不到。因为没有粮食,袁隆平和学生们只能靠吃地瓜藤和“双蒸饭”生存。(“双蒸饭”:把干粮放在锅上蒸两次,这样大量气体会增加干粮的体积,但并不充饥)众生皆苦,袁隆平只好乐观,可唯独有一件事,让他直到今天都无法释怀:“那天我走在路上,我亲眼看见5个人倒在路边,他们都是饿死的。”无辜生命的逝去,让袁隆平久久沉默。那天他回到学校蹲坐在墙根,一边抽烟一边琢磨出了一个道理:民以食为天,吃不饱饭,那就什么都是“空谈”!“研究水稻!让大家都吃上饭!”这便是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初心。

  袁隆平年轻时在实验室1960年前后,袁隆平在学校试验田选种,无意间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相比于周围的其他同类,这株稻谷不仅长得格外高,而且籽粒相当饱满。经过仔细地研究与讨论,袁隆平团队确定,这株特殊的稻谷,是一株“天然杂交稻”。意外的发现让袁隆平萌生了人工培育杂交水稻的想法。他认为水稻有天然的杂交优势,可这一观点在当时,却大大违背了主流遗传学理论,众人一片哗然。质疑声中,袁隆平开始了一次“人工杂交稻”试验。以天然杂交稻为种子,他将这些稻谷撒进田地,满怀期待,可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第二年收成的时候去看,高的高,矮的矮,稻米大的大,小的小,没有一个质量过关的。”

  袁隆平(左三)给农民讲述农业知识首次“杂交稻”试验宣布失败,随后到来的,是外界无数的讥讽与嘲笑,有好事者甚至直言不讳地说道,袁隆平根本不懂遗传学。希望破灭的滋味并不好受,袁隆平一时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有天,他一个人坐在田埂上默默抽烟,突然灵光乍现:发生天然杂交行为的水稻,是因为雄蕊退化,雌蕊正常。如此,让更多品质优良的雄性不育水稻,与正常的优势常规水稻授粉,就有可能产生大规模的杂交稻种子。

  袁隆平(右一)在田间授课为了论证这个想法 ,袁隆平团队开始了漫长且艰辛的,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水稻的道路,如果这次的实验成功,每亩水稻田的产量,便可增加一倍。这之后近2年,袁隆平及其团队每日头顶太阳背朝天,每天睁眼第一件事便是扎进田里,拿着放大镜对着成片的稻谷,一株一株寻找“目标”。终于,在观察了14万多个稻穗后,他们找到6株不育株。拿着辛苦找来的“样本”,袁隆平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论述水稻杂交的基础,一夜震惊中外。1968年,袁隆平带领团队将用于试验的不育株种下,如果进展顺利,人工培育杂交水稻工程将于此获得突破性进展。然而一切,都在一场暴雨之后,被打回了原点。那年5月的一天,一场罕见的暴雨倾泻而下。夜晚,袁隆平顶着瓢泼大雨到了水稻田,在仔仔细细检查完秧苗,确定其不会被风雨损坏后,他转身回到宿舍。那天夜里,听着窗外的雨声,袁隆平心有担忧,但更多却是期待。他隐隐约约感觉到,转机就在眼前了!第二天天刚亮,袁隆平便火急火燎地跑到了试验田,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所有人惊呆了:“所有的秧苗都被人破坏了,甚至连挽救的机会都没有留给我们。”或许是由于嫉妒心作祟,袁隆平团队辛苦培育出的700多株雄性不育株全部被“内行人”连根拔起。袁隆平说:“这件事把我的试验推迟了整整3年。”

  多年后提起被毁的秧苗,袁隆平依旧很可惜多年努力,毁于一旦,袁隆平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那段时间,他整日里坐在试验田边上,只是沉默抽烟,望着眼前的水田,他百感交集。“恶意拔秧苗”事件已经让人心力交瘁,可舆论也在此时,给了袁隆平第二重打击。“秧苗八成是他害怕实验不成功,自己拔的。”“哪有这么巧的事儿?他一定是撒谎。”“他就是在骗国家的实验基金,是个骗子!”短短几天,有关袁隆平的非议甚嚣尘上。只是一夜,这位将自己最宝贵年华都交给农田,勤勤恳恳了近10年的男人,见识到了最糟糕的事情,与最险恶的人心。

  这是一段袁隆平在如今想来,都觉得“可惜”的岁月。没有人知道他为此挣扎与斗争过多少个回合,艰难困阻之后,众人只听到他说:“有困难、有坎坷,你要发愤图强才行。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要与困难作斗争。”

  带着从试验田废井里好不容易找到的“幸存”秧苗,袁隆平再和团队开始了杂交水稻的“绿色战役”。此后,他与科研团队连续奔波于云南、海南等地,耗费整整7年时间,进行育种实验。过程中,袁隆平团队通过人类的遗传学惯性,总结出:想要获得更优质的杂交水稻,那就要打破试验田里栽培稻“近亲繁殖”的局面。于是,他们又开始了寻找野生雄性不育稻的征程。

  袁隆平(白色衣服)与同事在试验田科研小组驻扎云南时,当地发生7级以上地震。震动发生时,别人拼命往外跑,袁隆平团队却回头往实验室跑——他们要抢救得来不易的种子。震后,原本就很是简陋的实验室变成了“危房”,大家不敢住进去,只好带着装备仪器在操场和篮球场里办公,如此袁隆平及团队又坚持了3个多月。

  袁隆平授课旧照拐点出现在1970年,在经过多年的寻找,那株众人盼望了许久的“野生不育株”,终于在海南岛南红农场,被袁隆平当时的学生李必湖找到了!当时,袁隆平本人正在北京为接下来的试验奔波,听到这个消息后他马上赶往三亚。经过显微镜检验,他确定,这正是他要寻找的那株“野生的花粉败育不育株”。根据其特性,袁隆平将其命名为“野败”,而这,也是日后所有杂交稻的母本。

  海南,发现天然野生不育株的现场“野败”的出现,给原地徘徊了多年的试验撕开了一个豁口。此后,天光源源不断由此进入稻田,杂交水稻终于得到机会,开始凶猛生长。接下来的时间里,在经历了一系列优胜劣汰后,袁隆平团队终于筛选出了“优秀种子”,杂交水稻开始在全国大面积试种。望着逐渐多起来的杂交水稻田,袁隆平满心欢喜,站在试验田边上,他为自己和助手点了只烟,喃喃道:“研究杂交水稻快10年了,前8年我都失败了,这次终于看见希望了。”

  1973年,袁隆平(左)于湖南省农科院水稻所的科研人员,在田间研究杂交水稻197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28631万吨,比1965年增长47.2%;这之后11年中,中国杂交水稻累计增产超多1亿吨,每年增产的稻谷累计能够养活6000多万人;1996年,农业部正式立项“超级稻”育种计划。从第一期“超级稻”到第四期,他们逐步实现每公顷16吨、17吨和18吨的攻关目标,中国杂交水稻的科研工作水平始终领先于世界。2006年,联合国宣布停止对华粮食援助,中国持续了26年的粮食受赠历史,就此划上句号。

  袁隆平与同事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袁隆平和他的团队通过开办杂交水稻技术培训国际班,已经为近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数以万计的相关技术人才;目前,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每年的种植面积达到了700万公顷,普遍比当地水稻增产20%以上。

  从水田到沙漠再到盐碱地,走出国门,袁隆平让更多人“吃上饭,吃饱饭”,别人问他为什么心甘情愿让技术世界共享,他的回答很简单:“这是个好事情,为什么不让别人知道呢?”

  2006年,袁隆平向国际友人授课现场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在研制与推广杂交水稻的过程中,袁隆平及其团队已是毋庸置疑的“国宝级”人物,盛名之下,袁老却更享受朴实的生活。他仍喜欢下田,并且坚持“学生不下田,我就不教他”的招生原则,因为他始终相信“书本和电脑里都长不出水稻,但是田里可以”;

  80多岁时,依旧忙碌在试验田里的袁隆平看见衣服促销降价,他才舍得掏钱购买,被别人问起时他还会很兴奋地说道:“十几块的衣服,好穿又便宜!”;去香港参加重要演讲,袁老花800元买了身西装,时至今日,这仍是他“最贵的一身衣裳”。

  在接受央视《面对面》采访时,当被问起是否还会担心出现粮食短缺问题时,袁老斩钉截铁地说:“不可能了,不可能了。”这是袁隆平对国人的回答,也是时间给予袁隆平的,最好的回答。当被问到中国是否还会出现粮荒时,袁老回答“不可能了”,随后长舒了一口气之前,袁隆平所在社区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家提供上门更换身份证服务。袁老住所内部景象曝光:上了年岁的老旧房子刚刚够袁老与爱人两人居住,家具是好几十年前买的,就连墙上挂着的世界地图都已泛白……单看屋内的摆设,任谁也不会想到,这间房子的主人,用一粒种子拯救过世界。有人说,这个世界欠袁隆平一个“诺贝尔和平奖”——全球范围内,粮食的短缺,从来都是引发战争的重要导火索。可袁老只是摇头,他说,“做普通老百姓,是最幸福的事情了。”袁隆平家中摆设极其质朴 来源:梨视频2020年,袁隆平老先生将迎来自己的90岁。他是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 是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是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这位老人的身上不缺光芒,但他却毫不在意。一个人,一件事,一辈子,这便是袁隆平选择的,普通人的一生。袁老说,他这一生一共有两个愿望:第一,是努力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第二,是实现自己的“禾下乘凉梦”——“很久之前,我曾做过一个梦。梦里我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满眼的稻谷都是金灿灿的,夏日里天气热,我和助手们就拿着蒲扇,坐在稻穗下面,静静乘凉……”部分参考资料:1、《鲁豫有约》袁隆平专访(上、下)2、《面对面》袁隆平专访3、《人物》为时代而歌 袁隆平4、《档案》袁隆平专题5、新闻联播等图片来源:新华社、东方IC、采访截图、新闻截图、网络等阅读原文

责任编辑:admin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10-2020 环球新闻传媒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3004180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