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关注 > 教育 > 正文

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介绍教育部直属高校扶贫工作进展及成效

来源:教育部 编辑:admin 时间:2020-11-27
导读: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来参加教育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要向各位介绍教育部直属高校扶贫工作的相关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出发,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主持发布会。(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续梅: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来参加教育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要向各位介绍教育部直属高校扶贫工作的相关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出发,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

2020-11-26 10:00:24

续梅: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战役当中,有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就是来自高校的精锐部队。就拿我们教育部直属的75所高校来讲,75所学校是无一例外“尽锐出战”,全部投入了攻坚战场,也为即将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所以,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来向各位介绍相关的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刘昌亚司长,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先生,中山大学国亚萍副书记,还有来自陕西省合阳县的邓宽社县长。下面首先请刘昌亚司长介绍直属高校扶贫工作的总体情况。

2020-11-26 10:01:24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介绍直属高校扶贫总体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刘昌亚: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先给大家从面上介绍一下高校扶贫的有关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总书记强调,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

2020-11-26 10:02:36

刘昌亚:

  2012年以来,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44所综合类和理工科为主的直属高校承担了4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定点扶贫任务,2019年根据工作需要又新增20所直属高校参与定点扶贫,再加上其余的11所承担滇西专项扶贫任务的直属高校,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尽锐出战,全面投入脱贫攻坚战,成为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一支重要力量,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高校扶贫道路。

2020-11-26 10:03:19

刘昌亚: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加强高校扶贫顶层设计。直属高校定点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重大政治任务。教育部成立部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陈宝生部长任组长,认真履行直属高校定点扶贫牵头职责,两次印发做好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强化工作指导,明确直属高校定点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每年召开扶贫工作推进会,组成签订定点扶贫责任书,开展年度扶贫成效考核,压实高校扶贫责任。

2020-11-26 10:04:51

刘昌亚:

  各高等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定点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按照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把扶贫作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重要阵地,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当前的头等大事,成立学校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制,举全校之力,扎实推进定点扶贫工作。多年来,各高校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定点扶贫县开展调研,加大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力度,选派优秀的挂职干部,帮助制定脱贫攻坚计划、年度减贫计划等,形成了良好的定点帮扶机制。2016年以来,共有10个直属高校集体、个人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

2020-11-26 10:05:14

刘昌亚:

  二是坚持尽锐出战,选优派强扶贫援派干部。教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指导直属高校做好扶贫挂职干部选派工作,加大对援派挂职干部人才的关心关爱力度,印发了《教育部直属系统援派挂职干部人才生活保障暂行办法》。各高校按照总书记“尽锐出战”的要求,坚持“硬选人、选硬人”,突出政治标准,选派扶贫干部到贫困县、村挂职。截至目前,直属高校共选派挂职干部800余人次,有的干部在这里连续工作了三到四年。高校挂职干部怀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情谊,怀着希望通过自己努力让贫困地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高尚情怀,主动担当扶贫工作任务,舍小家为大家,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深入贫困地区一线调研考察,与贫困群众同吃住,立足贫困县发展短板和需求,直接对接学校资源,落实落地扶贫项目,提供精准扶贫,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2020-11-26 10:06:11

刘昌亚:

  三是压实扶贫责任,汇聚高校扶贫工作合力。2018年起组织高校签订定点扶贫责任书,责任书任务书逐年增加,确保扶贫力度不减。各高校自签订定点扶贫责任书以来,广泛组织动员校内外各方面力量,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2亿元,引进帮扶资金20.5亿元,培训基层干部14.1万人,培训技术人员19.1万人,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5.25亿元,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12.9亿元。

2020-11-26 10:07:12

刘昌亚:

  当前,直属高校定点扶贫的所有贫困县已全部脱贫摘帽。教育部加大对高校精准扶贫项目组织指导,动员师生积极参与、深度实践。比如“科技小院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带动高校专家教授编写农民培训教材276套,培训农民20多万人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带动318万名高校师生深入贫困地区,开展了37.8万个创新创业项目。“推普脱贫攻坚”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累计组织529支高校实践团队4851名大学生,到贫困地区开展推普宣传和培训活动。

2020-11-26 10:08:11

刘昌亚:

  四是发挥高校优势,打造高校扶贫特色路径。各直属高校积极发挥优势,创新帮扶形式,把高校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资源优势与贫困地区扶贫短板结合起来,把先进的理念、人才、技术、经验等要素传播到贫困地区,推进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发动全校力量,调动校友资源和社会资源,引导各类资金、管理要素等向定点县聚集,创新开展各类特色扶贫项目,形成了教育扶贫、智力扶贫、健康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文化扶贫等七大类高校扶贫特色路径。

2020-11-26 10:09:51

刘昌亚:

  我们今天特意把各高校扶贫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案例作了梳理和归类,发给大家,大家可以看看有什么关注点、新闻点,可以进一步进行挖掘,这些材料我们都已经发给大家了。在此基础上,教育部连续举办了五届直属高校和三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案例的推选活动,累计产生133项高校扶贫典型项目,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为下一步总结提炼中国扶贫“高校方案”提供了扎实的案例基础。

2020-11-26 10:10:24

刘昌亚: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各校克服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和严重洪涝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严峻挑战,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合力,攻坚克难,聚焦未摘帽贫困县摘帽和已摘帽县的成果巩固,在不平凡的一年围绕不平凡的事业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一是以“总攻”统揽高校扶贫决战决胜。今年4月,宝生部长主持召开部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落实教育脱贫攻坚总攻部署,会后印发了《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收官战总攻方案》,全面发起教育脱贫攻坚“总攻”战。以总攻为统揽,把高校的力量展示出来,进一步压实直属高校定点扶贫责任,特别是对未摘帽贫困县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直属高校建立扶贫工作定期会商制度,建立覆盖直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在内的教育脱贫攻坚双周汇总制度,开发“教育脱贫攻坚信息报送”APP,加强工作调度,全面精准掌握各校扶贫工作进展。

2020-11-26 10:11:38

刘昌亚:

  二是加强高校扶贫分类协调。2020年分别向新增定点扶贫高校、滇西专项扶贫高校、在京直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及承担未摘帽县扶贫任务高校等,通过召开工作推进会、实地调研、致一封信、进展通报等方式推进落实高校扶贫主体责任,督促直属高校加快定点扶贫责任书落实进度,交流高校扶贫工作经验成效。

2020-11-26 10:12:33

刘昌亚:

  三是优化高校扶贫力量组合。在75所直属高校尽锐出战、全部投入脱贫攻坚工作的基础上,统筹协调14所部省合建高校和西北师范大学结对帮扶开展扶贫工作,构建了部内司局、直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协同推进扶贫工作的新机制。探索和推动高校组团式扶贫工作,指导北京大学牵头成立“教育扶贫联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牵头成立“农林扶贫联盟”、中山大学牵头成立“旅游扶贫联盟”、四川大学牵头成立“健康扶贫联盟”、电子科技大学牵头成立“消费扶贫联盟”、湖南大学牵头成立“非遗(文创)扶贫联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牵头成立“资源环境扶贫联盟”、同济大学牵头成立“城乡规划扶贫联盟”。8个高校“扶贫联盟”制定章程、谋划工作、落地项目,推动高校扶贫方式从“独立团”向“集团军”转变。

2020-11-26 10:13:14

刘昌亚:

  四是加快高校扶贫工作进度。2020年,各高校克服疫情灾情影响,扶贫工作呈现出部署早、行动快、力度大的态势。截至2020年6月30日,64所承担定点扶贫任务直属高校全面超额完成了责任书各项指标任务,教育部成为首个整体完成责任书任务的牵头单位,11所承担滇西专项任务高校也按照部党组要求如期高质量完成了既定任务。特别是消费扶贫工作,各校通过倡议动员、直播带货等形式,动员广大师生、校友积极参与,推动扶贫产品进校园、进食堂。各直属高校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832平台”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6837.1万元,在教育系统消费扶贫平台“e帮扶”购买农产品3200余万元,上线贫困地区农产品4042款,覆盖20个省121个贫困县,在上半年未开学、食堂未开伙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2020-11-26 10:14:26

刘昌亚:

  下一步,教育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确保如期全面高质量完成高校扶贫各项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抓紧谋划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推进贫困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一是认真巩固拓展高校扶贫成果。指导直属高校在过渡期内要把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对脱贫县、脱贫村、脱贫人口扶上马再送一程,给予更多后续帮扶和支持,增强脱贫稳定性,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得而复失。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扎实做好高校扶贫有关系列总结、宣传工作,系统凝练高校扶贫的创新成果和时代精神,集中展现高校扶贫的生动实践和巨大成绩,丰富完善高校扶贫的典型案例和工作档案,讲好高校扶贫故事。近期,我们推出了“我的2020——全国高校师生扶贫微视频征集展示”活动,全方位展示各高校师生扶贫工作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反响。下一步将动员全国高校积极参与。

2020-11-26 10:15:55

刘昌亚:

  二是深化直属高校定点帮扶机制。多年来,直属高校与对口县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贫困县留下了高校干部师生的足迹,校园内也处处有贫困县的元素,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继续坚持直属高校定点帮扶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举措、资金支持力度、帮扶工作力量总体稳定。

  三是推动高校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今年年底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明年将进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下一步,教育部将认真指导直属高校按照中央设立过渡期的决策部署,持续支持脱贫摘帽地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指导直属高校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做好高校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谋划,科学研究制定好过渡期内相关帮扶工作的目标任务,确保政策和工作平稳过渡。结合高校特色优势,发挥已组建成立的8个高校“扶贫联盟”作用,大胆探索实践,为下一步全面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提供鲜活的经验和可复制推广的路径模式。

2020-11-26 10:16:26

刘昌亚: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完成非凡之事,要有非凡之精神和行动。“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已经到了脱贫攻坚最后冲刺阶段,我们仍要继续绷紧弦、加把劲,做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向党中央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我就给大家报告这么多,谢谢。

2020-11-26 10:17:47

续梅:

  感谢刘昌亚司长,下面有请国亚萍副书记介绍中山大学扶贫工作的有关情况。

2020-11-26 10:18:04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国亚萍介绍中山大学扶贫工作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国亚萍: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非常高兴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代表来参加这次新闻发布会。我今天将重点向各位介绍中山大学在云南省凤庆县的帮扶工作,以及我们通过高校旅游扶贫联盟探索开展“组团式帮扶”的有关情况。

  中山大学是从2013年开始对云南省凤庆县开展定点帮扶工作,一直以来,学校党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推进帮扶工作,特别是2016年以来,学校集结了全校的优势资源,重点在医疗帮扶、教育帮扶和产业帮扶等方面精准施策,真抓实干,直接投入的帮扶资金超过了3200万元,引入的帮扶资金也接近2400万元。重点我们开展了“三个三”的扶贫工程。

2020-11-26 10:19:24

国亚萍:

  第一,开展“三个一批”建设,为山区医疗强基提质。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的小康,中山大学充分利用医科的学科优势和十家附属医院的强大医疗资源,积极探索“造血式医疗帮扶”模式,通过大力培养一批医疗人才,长期派驻一批专家医疗团队,精心培育一批重点科室基地,这样“三个一批”,来全面助力凤庆县人民医院强基提质。在学校的帮扶下,凤庆县人民医院新增科室10个,获得了7个云南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了五大中心,也开展了近60项新技术。县人民医院在医教研管等方面都获得了全方位的提升,手术的台次和出院病人数实现了“双倍增”。帮扶前,凤庆县医疗水平在云南省内是倒数的,今年11月云南省已经公示,凤庆县人民医院已经成功进入三级医院晋级的公示名单,今天是公示的最后一天,凤庆县48万老百姓将终于迎来家门口的“三级医院”,这在凤庆县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2020-11-26 10:20:23

国亚萍:

  第二,聚焦“三个领域”发展,为乡村教育扶智扶志。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作为承担定点扶贫任务的双一流建设的大学,中山大学高度重视教育扶贫,我们聚焦在基础设施完善、远程+派驻培训、开展实践育人教育等三个领域,为贫困地区教育扶智扶志,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几年来,我们整合校友和社会资源捐赠超过2000万元用于改善教育基础设施、开展“一帮一”助学、发展特殊教育、奖学奖教金项目等,切实助力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

2020-11-26 10:21:36

国亚萍:

  第三,紧扣“三个环节”发力,为当地产业增势赋能。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中山大学紧扣“注入科技资源、引入企业资源、抓好消费扶贫”三个环节,来助力凤庆县的产业发展,为凤庆县落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核桃油、茶籽油生产线,助力打造核桃全产业链条;连续两年帮助凤庆县举办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铸造核桃技术产业高地。我们校友企业在临沧市建成茶叶加工厂和2000亩茶山基地。2018年至今学校直接购买凤庆县农特产品1850多万元,大力助推凤庆县农特产品走出大山,走进粤港澳大湾区。这是我们在凤庆县的定点扶贫工作情况。

2020-11-26 10:22:13

国亚萍:

  下面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建立“高效旅游扶贫联盟”,打造“组团式帮扶”力量的情况。

  在教育部的指导下,为进一步集聚和发挥高校学科优势,推进高校组团式开展扶贫工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高校更大的力量。在今年9月底,由中山大学牵头,2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含部省合建高校)自愿组成的高校组团式扶贫协作组织——高校旅游扶贫联盟正式成立。我们的联盟工作主要是围绕三个方面开展:

  一是搭建资源共享平台,高校旅游扶贫联盟搭建了沟通联系平台,组建了专家委员会,联盟内的高校有相关旅游扶贫的需求可以寻求联盟内支持,进行资源整合。在今年10月底,我们联合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在云南省凤庆县举办了绿色生态与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积极探索实践教育系统共享资源、汇聚合力、跨校联合、组团式帮扶的模式。

2020-11-26 10:23:44

国亚萍:

  二是搭建人才培养平台。我们在联盟成立当天,学校作为牵头高校举办了高校旅游扶贫的专题培训,同时还有8所理事高校代表向联盟成员单位介绍旅游扶贫特色工作和经验做法。下一步,我们还将组织联盟高校开展实地培训和现场教学。

  三是搭建共同研究平台。在今年10月份,由我校旅游学院保继刚教授团队在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阿者科村开展的旅游扶贫实践“阿者科计划”入选了“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根据联盟章程,我们22所联盟高校都要致力于每个学校探索实践一个自己扶贫点的旅游扶贫典型案例,联盟也会提供相应的专业上的支持。

  在此,我们诚挚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到云南省凤庆县、到云南省阿者科村进行考察采访,记录脱贫攻坚中的高校力量。谢谢大家!

2020-11-26 10:24:01

续梅:

  感谢国亚萍副书记,下面请廖祥忠书记介绍中国传媒大学扶贫工作的有关情况。

2020-11-26 10:25:32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介绍中国传媒大学扶贫工作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廖祥忠: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廖祥忠。很高兴能够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代表参加今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

  按照教育部党组统一要求,传媒大学作为去年新增的扶贫高校,定点帮扶对象是内蒙古的科右前旗。学校党委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以做好特色扶贫为己任、讲好扶贫故事为重点、帮扶科右前旗为抓手,可以说基本上走出了一条发挥学校专业优势,整合传媒特色资源,高效赋能扶贫工作的特色扶贫之路,提前并超额完成定点扶贫责任书的各项任务,赢得了扶贫地区的肯定和好评。

2020-11-26 10:26:46

廖祥忠:

  第一,传媒赋能,讲好扶贫故事,促进帮扶地区知名度跃升。

  我校“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结对帮扶科右前旗融媒体中心,全方位提升其信息传播和宣传推广能力;策划、举办直播带货活动近20场,超过了140万人在线关注,时任我校党委书记的陈文申同志亲自参与直播带货,助力消费扶贫,赢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经济信息联播》等知名栏目,以及人民网、新华网等数十家主流媒体都参与了扶贫报道,传媒赋能,极大地提升了帮扶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在教育部指导下,我校承办了“我的2020——全国高校师生扶贫微视频征集展示活动”,策划、制作了以教育扶贫一线故事为内容的微视频网络接力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反响。

2020-11-26 10:27:35

廖祥忠:

  第二,文创赋能,注重授之以渔,提高产业帮扶实效。

  学校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管理、广告、经济管理等专业及人才优势,对科右前旗实施“授之以渔”帮扶战略:系统挖掘和保护草原传统文化,协助前旗巴音居日和乌拉祭申报国家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举办首届“中国草原文化旅游发展论坛”,引入专家、学者和优质企业,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引入社会企业捐建文化书屋“星空坊”,打造草原旅游网红打卡新地标;创办“中传创扶”扶贫车间,助力马头琴、“蒙绣”等草原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引入国内知名果酱企业,研发“季小果”沙果酱等产品,预估能够带动科右前旗30万亩林果产业发展。

2020-11-26 10:28:26

廖祥忠:

  第三,人才赋能,打造长效机制,激发扶贫地区内生动力。

  学校发挥传媒艺术、媒体技术等方面的人才优势,加大智力投入,提升帮扶效能,从王志、张绍刚、李立宏等著名媒体人,到我校扶贫干部刘京晶、安明泰,他们纷纷利用专业特长深度参与扶贫项目;“光明影院”公益团队将我校师生创作的近200部无障碍电影赠与科右前旗,为视障贫困人士修筑“心灵盲道”;影视创作校友团队为帮扶地区量身定制高品质宣传片,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建设“中传书院”教育扶贫品牌,1593人次接受专家辅导和培训;设立“中国传媒大学科右前旗教育实训基地”,专设3个支教保研名额,选派31名优秀师生前往科右前旗中小学和职业高中支教,形成了长短期相结合、基础教育和艺术教育相补充的传媒特色支教品牌。

2020-11-26 10:29:55

廖祥忠:

  就在前天,我校刚选送了4名传媒特色专业教师前往帮扶地区开展长期支教;下一步科右前旗领导干部培训班很快会在我校开班;今后,我校还将加大食堂对帮扶地区牛羊肉等食材的选购力度,学校特设的扶贫档口“前旗味道”也即将在传媒大学的食堂开始营业。

  未来,中国传媒大学将继续发挥自身的专业、技术、人才优势,在教育扶贫、消费扶贫、文化扶贫、产业扶贫、宣传推介等方面倾注更多的帮扶力量,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建立可复制、可持续的精准扶贫机制,打造具有推广价值的高校特色扶贫新模式。

  谢谢大家!

2020-11-26 10:30:59

续梅:

  谢谢廖祥忠书记。刚才两所学校介绍了有关情况,中山大学是从2012年就开始定点扶贫工作的学校代表之一,传媒大学是2019年新增加的参与扶贫工作的学校之一。这两所学校仅是我们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代表,更多学校的一些工作特色和成效,大家可以参阅我们提供给各位的比较详尽的材料。接下来,请我们专门请来的县长代表邓宽社县长介绍合阳县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力推进脱贫攻坚的有关情况。

2020-11-26 10:31:11

陕西省合阳县县长邓宽社介绍县校合作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邓宽社: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能够代表帮扶县向大家介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定点帮扶合阳县的工作情况。

  合阳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黄河西岸,总面积1437平方公里,总人口51万人,辖12个镇办。是国家贫困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6966户、97182人。2018年我们整县脱贫摘帽,目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

2020-11-26 10:32:05

邓宽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定点帮扶合阳以来,坚持扶贫先扶志,扶志先扶技,发挥学校优势,创新帮扶路径,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三团一队”智力扶贫模式,有力助推了合阳的脱贫攻坚。“三团一队”,一是“书记帮镇助力团”。由有西农大20个学院党委书记组织“书记帮镇助力团”,对接合阳12个镇办和相关涉农部门开展帮扶。二是“专家教授助力团”。由168名副高以上专家组成专家教授助力团,分成若干科技帮扶小分队,对合阳的产业园区开展结队帮扶,在每个乡镇至少建立一个“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

2020-11-26 10:33:37

邓宽社:

  三是“研究生助力团”。选派优秀博、硕士组成“研究生助力团”,挂职担任合阳县镇办科技扶贫副镇长,驻镇蹲点开展帮扶,先后选派研究生5批次76人。四是“本土优秀人才先锋服务队”。由县上从涉农及相关部门抽调148名行业骨干,组成“本土优秀人才先锋服务队”,配合“研究生助力团”“专家教授助力团”开展工作,跟随专家教授进行学习。

2020-11-26 10:34:48

邓宽社:

  合阳是渭南市贫困人口最多的县,贫困发生率最高时一度达到38%,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群众缺理念、缺知识、缺技术。以“三团一队”为重点的智力扶贫模式,正好针对性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帮到了点子上,扶到了关键处,用到了最需时。实践中的成效也非常明显,体现在:

  一是提升了产业层次。先后帮助我们引进阳光玫瑰、瑞阳、瑞雪等新品种130个,推广实用技术60项,策划非遗文创产品60件,申请专利技术3件,建成“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14个,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300户,带动贫困人口12000人。帮助合阳打造形成了10万亩红提、20万亩苹果、30万头生猪和30万亩花椒的“1233”优势农产品产业结构布局。

2020-11-26 10:35:46

邓宽社:

  二是促进了产销对接。先后为合阳设计产品包装50个,策划创意产品30个,搭建农特产品电商、微商平台6个,助销产品22万余吨、5700余万元。

  三是增强了造血功能。“三团一队”组建以来,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200余场次,为合阳培训基层干部1200人,培训技术人员24000人,并有8位农民通过培训成为陕西省农业厅认定的“高级职业农民”,形成了一支永不走的乡土人才队伍。

  四是助推了如期脱贫。合阳2018年整县脱贫摘帽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去年被评为陕西省脱贫攻坚优秀县,今年又荣获陕西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西农大也于2018、2019年连续获得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考核“好”的等次。“三团一队”扶贫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有着积极示范带动作用”的“好经验好典型”,被教育部推选为第四届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并获得2018年陕西省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二等奖、2020年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与西农大一起深化合作,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巩固脱贫成效,推进乡村振兴。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2020-11-26 10:36:08

续梅:

  谢谢邓宽社县长。我们四位嘉宾的介绍就到这里,下面进入答问环节,看看记者朋友们有没有问题。

2020-11-26 10:37:24

人民日报中国城市网记者:

  我的问题是提给刘司长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教育部在深化高校对口帮扶方面,下一步又作何考虑?谢谢。

2020-11-26 10:38:01

刘昌亚:

  感谢您的提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正在谋划的事情。首先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设立过渡期的要求,继续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对于已脱贫的县一定要巩固好,不能让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得而复失。这是一个总的想法。具体来讲,我们还要继续沿用一些现有的政策,因为“四个不摘”说得很清楚,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力度、不摘监管。我们大致的考虑就是,继续沿用现有的政策往前推进,我们正在谋划怎么样跟高校继续签订责任书,以责任书的方式,进一步推动高校落实总书记的要求,在过渡期内实现“四个不摘”。

2020-11-26 10:39:39

刘昌亚:

  整个脱贫是系统性的工程,农村也在发展,我们将在今后的过程当中,推动振兴乡村教育和教育振兴乡村,当然这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在这个过程当中,高校通过各自的优势和特色,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向前发展。

  实际上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衔接从去年就已经开始了,我们正按照中央决策的要求,配合制定相关文件,当中也有一些具体举措和具体方式,我们将会在下一步的工作过程当中,按照中央即将出台的文件要求,继续做好相关工作。

2020-11-26 10:40:21

刘昌亚:

  目前高校对于定点扶贫过程当中形成的经验和典型模式,我们将会在下一步乡村振兴过程当中,看到它的作用的巨大发挥。同时,刚才介绍了我们成立了八个联盟,亚萍书记也讲了这个联盟的作用,实际上联盟就是要形成帮扶的合力。将来在联盟里面,甚至联盟之间、高校之间都可以互相借鉴各自的优势。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电子科大帮助对口县里建立了一套政府关于监控、管理和控辍保学的平台,非常的详细,这是充分发挥了电子科大的学科优势。同时,开发了“e帮扶”的平台,刚才也跟大家报告了消费扶贫的情况,这既是发挥学校的优势,同时也是给很多学校提供了一个途径。这样将来在“e帮扶”平台继续推进过程当中,随着疫情常态化和我们帮扶办法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从消费环节能够更多地帮助已经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向乡村振兴发展。

2020-11-26 10:41:45

刘昌亚:

  将来有机会,希望你们到高校去,我们很多高校里面都专门有农产品的特色专柜、特色商店,里面产品琳琅满目。实际上脱贫攻坚本身就是制度优势和政策优势的集中发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是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给大家梳理了七类高校扶贫特色和典型案例,将来会逐步形成一种模式、路径或者更好的扶贫方式,我相信它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谢谢。

2020-11-26 10:42:58

人民网记者:

  请问中国传媒大学廖校长,您刚刚提到了“光明影院”的文化扶贫项目,能否向我们具体介绍一下?谢谢。

2020-11-26 10:43:31

廖祥忠: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真的是很敏锐,一下子就抓住了我们的核心亮点之一。“光明影院”项目是2017年我们学校电视学院的师生研发的项目,其目的就是让视障人群也能够享受到影视作品带来的愉悦。具体做法就是选用一批优秀的影视作品尤其是电影作品,将其画面等无声部分进行有声语言的再创作,这样就能够使得我们的视障人群不仅能够听懂而且也能够享受影片艺术的愉悦,我们这个做法已经持续了三年。目前全国有视障人群高达1700万,视障人群当中有很多都是文盲,据不完全统计,视障人士的文盲比例是健全人文盲比例的十余倍,所以如何让我们的视障人群享受精神文化的需求,尤其是要满足贫困地区视障人群对于文化精神追求的美好向往,是文化扶贫的重要内容。

2020-11-26 10:44:49

廖祥忠:

  经过三年的努力,我校创作了两百多部优秀的“光明影院”无障碍影视作品,通过走进家庭、走进院线、走进社区、走进图书馆的形式,在全国进行推广。其中重点向我们的贫困地区进行推广,包括凉山彝族自治州、福建宁德地区、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尤其是对科右前旗进行了重点推介,我们有将近两百部的影片赠送给了科右前旗,其中有20部是扶贫题材的电影。据我们得到的信息反馈,当地反响非常好。

  所以下一步我们还在计划,专门制作向这些贫困地区推荐的影视作品。因为我们发现,他们在享受艺术的同时,的的确确也能够帮助他们了解国家政策,也能够提高智志双扶的扶贫效果,我们会继续加大力度往前推进此项目。

2020-11-26 10:45:44

南方都市报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中山大学的国书记,我们知道很多地方也有旅游景观,但是周边群众却并没有因此富裕起来,反而成为了一种富饶的贫困。刚才您提到了“阿者科计划”,请问这个计划是如何让周边贫困群众获得收益的呢?谢谢。

2020-11-26 10:46:20

国亚萍:

  谢谢您的提问,“阿者科计划”确实是我们中山大学充分我们旅游休闲管理学科来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探索和尝试,我也很愿意在这里借这个机会向您和各位简单介绍一下“阿者科计划”的情况。

  阿者科村地处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内,因为它的景观很独特,还有哈尼族的传统文化,曾经有过大型的旅游公司进行景区的开发,但是并没有让村民受益。

  在2018年的1月份,云南省元阳县委县政府就邀请我们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的保继刚教授团队为元阳的哈尼梯田旅游发展制定战略规划,保继刚教授团队花了很大的精力,走访了5682户农户之后,联合当地政府编制了这个“阿者科计划”。

2020-11-26 10:47:54

国亚萍:

  这个计划的核心可以用“1234”来介绍。一是“阿者科计划”采取一个村集体企业统一管理运行的模式。二是前期主要是由政府和高校两方来参与。三是实现遗产保护、脱贫攻坚和旅游开发三个目标。四是划了四条底线,不租不售、不引进社会资本、不放任农户无序经营、不破坏传统。这是“阿者科计划”的核心内容,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保继刚教授团队还派驻了博士村长,就是我们的博士生在村里面落地指导实施项目。

  根据这个项目计划,乡村旅游发展所得的收入的三成归村集体旅游公司,用于公司的日常经营,七成归村民。在这七成当中,村民的分红是分了四个部分来执行,传统民居的保护是分成占40%,梯田保护分红占30%,居住分红占20%,户籍分红占10%。这种收入分配方式的改变,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的自动参与和保护的意识。

2020-11-26 10:48:15

国亚萍:

  在我们这个团队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阿者科计划”实施以来,创收了60多万元,已经进行了三次分红,其中30多万元是分给了村民,带动了全村23户建档立卡户的精准脱贫。当地的村民都很感慨,他们之前是要离开这个村到很远的地方打工,现在可以在家门口工作,既可以照顾老人小孩,也可以生活条件改善。这是我们“阿者科计划”的基本情况。当前,我们保继刚教授团队还在红河州另外一个地区也在制定旅游发展规划。

2020-11-26 10:49:56

国亚萍:

  我这里多说两句,我们作为旅游联盟的牵头单位,会充分利用学校的旅游学科的学科优势,推进旅游联盟这种集团式帮扶模式,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进一步做出我们更大的贡献。谢谢。

2020-11-26 10:50:23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

  我们知道,高校拥有食堂和广大师生消费群体,请问今年教育部在指导高校开展消费扶贫行动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谢谢。

2020-11-26 10:51:49

刘昌亚:

  消费扶贫,我们在更大程度上跟高校签订的责任书当中,一个是直接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有一个目标,另外是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也有个目标。直接购买由于今年疫情的特殊情况,今年高校还是克服了很多困难才实现,有一些是采取先预定再进行供货的方式,这样就使得有些方式是很有针对性,有的方式是应对现实的情况。另外一方面,要帮助销售。帮助销售的意思,在更大程度上就是由学校发动他们的校友,以及其他方面的社会资源,包括合作方等等,让他们帮助消费对口贫困县的产品。

2020-11-26 10:52:49

刘昌亚:

  通过这两个方式,在今年我们实现的消费扶贫当中,各高校都在6月30日之前全面超额完成了两个任务,多的帮助购买额度,包括清华、北大这样的大学校,都有上三千万的水平,应该说非常不容易的。最少的学校也有两百万以上。所以实际上,我们在更大程度上,一方面高校克服了很大困难,发挥了他们的优势,发挥了他们消费扶贫群体大的特点,同时也体现出了高校的高度责任担当。通过责任书这样一种方式,我们也压实了高校教育脱贫攻坚的责任,使得各高校都能够按照一个共同的目标和任务去完成这些事情。谢谢。

2020-11-26 10:53:59

封面新闻记者:

  刚刚我们听邓县长介绍了合阳县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积极探索了校地合作方式,形成了“三团一队”的智力扶贫模式,也解决了很多合阳县的实际问题。结合县里乡村振兴工作,对于后续高校的帮扶工作有哪些新的期盼?谢谢。

2020-11-26 10:54:25

邓宽社:

  谢谢,您提的问题也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关于脱贫以后的帮扶怎么搞,我们之前也和西农大做过一些沟通。从县上的角度来说,我们有这么几点期盼。一是期盼结队帮扶能够常态化。习总书记讲,脱贫以后要保持现有帮扶措施总体稳定,不能急刹车。刚才刘司长也讲到了这一点。应该说,合阳县虽然已经脱贫了,但是基础仍然薄弱,成效还不稳固。所以,也仍然需要继续帮扶和支持,我们希望这个帮扶措施能够常态化、长久化、长效化,也真正能够做到机制稳定、力量稳定、措施稳定、成效稳定,助推我们的乡村振兴。

2020-11-26 10:55:16

邓宽社:

  二是期盼我们帮扶的措施能够更加精准。就是要突出重点,帮急需、帮关键,作为合阳这样一个贫困县,前面我也讲到,缺的是新的发展理念、新品种、新技术,特别是缺新型的农村人才,恰恰这些也是西农大比较擅长也是它优势所在,所以希望西农大在下一步帮扶中能够在这方面给我们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三是期盼这个定点帮扶能够实现互利双赢。使这个定点帮扶不仅对合阳有利、有帮助,也对我们学校的发展有益处、有作用。合阳作为一个农业县,对西农的支持和帮助需要很大,同时西农作为一个涉农的院校,也需要有一线的实践基地、基层的科研平台,恰巧我们合阳也能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和基地。所以我也希望,通过双方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合作能够更有成效,联系也更加广泛,最终能够实现互利双赢,校地共同发展。谢谢。

2020-11-26 10:56:18

续梅:

  好,我看记者朋友们没有什么问题了,我们的答问环节就到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当前我们距离这样的目标仅是一步之遥了,我想教育系统会落实好党中央和总书记的要求,不会停顿,不会大意,更不会放松,将继续努力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贡献教育力量。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开到这里,再次感谢各位!

  (结束)

2020-11-26 10:57:54


责任编辑:admin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10-2020 环球新闻传媒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3004180号-2
Top